【拼音】:dōng lín xī zhǎo
【解釋】:原指畫龍時龍?bào)w被云遮住,只是東邊畫一片龍鱗,西邊露一只龍爪,看不見龍的全貌。比喻事物零碎,不完整。
【出自】:清?龔自珍《識某大令集尾》:“東云一鱗焉,西云一爪焉,使后世求之而皆在,或皆不在。”
【示例】: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蘇東坡有一首詩好象就是在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地記得幾節(jié)!
【語法】:聯(lián)合式;作定語、狀語;比喻零散不全
【褒貶】:貶義詞
【英語】:scrappy and fragmentary; a dragon scale from the east and a dragon claw from the west -- bits and pieces;
東鱗西爪的近義詞一鱗半爪 支離破碎 雞零狗碎 缺頭少尾 瑣屑零星 七零八落
東臨西瓜的反義詞渾然一體 完完整整 包羅萬象 原原本本 天衣無縫 完好無損
東鱗西爪造句爸爸的外語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上學(xué)時東鱗西爪地學(xué)的,F(xiàn)在他決心用業(yè)余時間把外語這一課補(bǔ)上,做個“外語通”。
由于當(dāng)時社會動蕩,戰(zhàn)亂連天,我手里保存的這些資料東鱗西爪、零零散散。
這位記者單就事件的東鱗西爪加以報(bào)導(dǎo),不可盡信。
上一篇:東拉西扯下一篇:東拼西湊本文標(biāo)題:東鱗西爪(標(biāo)簽: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相反的成語 東字開頭的成語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iyu/101754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