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分
)
①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古書中稱
“
風鳶
”
,南方叫
“
鷂子
”
,北方稱
“
紙鳶
”
。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
“
木鳶
”
。由于社會不斷進步,風箏的材質也發(fā)生了變化,陸續(xù)出現(xiàn)了帛鳶和紙鳶。如今也有人選用質輕、不易破損和經(jīng)久耐用的化纖來替代紙和絹。
②
“
風箏
”
一詞始見于五代,大約唐、五代時風箏已由最初的軍事工具和宮廷娛樂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一種藝術性和觀賞性很強的娛樂游戲,同時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運動。每的臘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風箏的好時節(jié),據(jù)說這一時期放風箏可以去晦氣,祈平安。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已成為一種節(jié)令性很強的民俗活動。
③
風箏種類繁多,造型各異。中國制作風箏技藝精湛,經(jīng)驗豐富,《南鷂北鳶考工志》將制作風箏的技藝概括為扎、糊、繪、放
“
四藝
”
。其中扎、糊、繪是風箏制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扎是用竹子扎制風箏的骨架。一只風箏能否飛得高、放得遠,關鍵看骨架的扎制。要根據(jù)風箏的大小來選擇竹子的粗細軟硬,還要做到對稱均衡。從風箏的骨架結構可以把風箏分為硬翅、軟翅、長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風箏等。按形象分有人物、鳥獸、水族、草蟲、器皿等。糊是用紙、絹、綢、無紡布等糊在風箏的骨架上。糊的的技藝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緊適度,對稱的部位要一致,這樣才能保持風箏的平穩(wěn)。繪是在風箏上繪上各種吉祥如意的美麗圖案,有的是畫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畫,制作技藝高超的多選擇后者。
④
中國各地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活潑精巧,有的色彩絢麗,有的清淡素雅。
⑤
北京風箏歷史悠久,在長期發(fā)展、借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興起,還是從曹雪芹的《南鷂北鳶考工志》開始的。大約乾隆二十
(1755
)
,曹雪芹所創(chuàng)圖式的風箏出現(xiàn)在京城,自此迎來了北京風箏的鼎盛時期。
⑥
天津風箏以造型優(yōu)美、人物生動、色彩艷麗、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其最顯著的特征表現(xiàn)在骨架扎法和繪畫上。杰出代表為魏元泰,人稱
“
風箏魏
”
。
⑦
山東濰坊舊稱濰縣,是著名的民間美術之鄉(xiāng),不僅風箏名揚四海,楊家埠也是木版畫的產(chǎn)地之一,
“
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
”
。把制作木版畫的工藝與風箏藝術相結合,更加突出了濰坊風箏的地方特色。
⑧
江蘇南通風箏又稱
“
鷂子
”
,其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巧,音響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主要有
“
板鷂
”
和
“
活鷂
”
兩大類。
題目
“
話說風箏
”
指明了本文的什么?(
3
分)
讀第
①
段,看看風箏在材質上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
分)
由
“
木
”
到
“
”
,到
“
”
,到
“
”
。
第
⑥
段劃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試分析其作用。(
3
分)
說明方法
作用
第
②
段中加點的
“
據(jù)說
”
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3
分)
北京風箏和山工不濰坊風箏各有什么特點?(
4
分)
北京風箏特點:
山東濰坊風箏特點:
14
.(
3
分)指明了本文的說明對象。
15
.(
3
分)由
“
木
”
到
“
帛
”
,到
“
紙
”
,到
“
化纖
”
。(每空
1
分。)
16
.(
3
分)舉例子(
1
分)。具體說明了天津風箏最顯著的特征表現(xiàn)在骨架扎法和繪畫上(
2
分)。
注:具體說明了中國各地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
17
.(
3
分)不能。因為
“
據(jù)說
”
是無依據(jù)的說法。去掉之后,
“
這個時期放風箏可以去晦氣,祈平安
”
的說法就成了事實,與實際不符(
2
分)。
“
據(jù)說
”
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
分)。(只答
“
不能去掉
”
不給分;答
“
不能,因為它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
,沒有具體分析只給
1
分。)
注:不能。因為
“
據(jù)說
”
是據(jù)別人說,準確地說明了
“
放風箏
”
可以
“
去晦氣
”
這一說法的來源和依據(jù)。
18
.(
4
分)北京風箏特點:歷史悠久(
2
分)。
山東濰坊風箏特點:把制作木版畫的工藝與風箏藝術相結合。(
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58473.html
相關閱讀:“WiFi信號可能會損害健康”閱讀答案
炭疽 閱讀答案
人類的“生命天書”走過十 閱讀答案(內(nèi)蒙古包頭)
《勤于用腦》閱讀答案
《鳥類:天生的花腔歌唱家》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