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7
題。
我國的類書,起源很早。《爾雅》十九篇,有屬文者,有屬事者,有屬器物者,實為最古的分類之書。司馬遷作《史記》,將有關學術制度的史料編為“八書”,開啟了經類隸事的類書之體。自漢以來,辭賦盛行,逞博炫奇,辭藻堆砌,已可視為類書的早期胚胎。迨魏黃初元王象、劉劭奉詔撰輯《皇覽》,采集經傳,經類相從,數歲成,藏于秘府?上н@部規(guī)模宏大的類書到唐代末便已散佚。南北朝時期編纂的類書已很多,但都沒能流傳下來。類書最初的編纂目的,不過匯輯資料,供省覽之用;它之被作為工具書使用,那是唐以后的事情。唐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發(fā)展,同時科舉制度盛行,迫切需要類書提供典故和辭藻,因而對類書的制作和發(fā)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據歷朝藝文志、經藉志著錄,自六朝至清代,類書約有六百余種,大部分已經散佚,今存者約有二百種。
類書所收的材料非常廣泛,包括歷史事實、名物制度、詩賦文章、成語典故、駢詞儷語、自然知識等各個方面。《四庫提要》類書小說序說:“類事之書,兼收四部,而非經、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內,乃無類可歸。”這段話正好說明類書內容的廣泛性,反映出類書的文獻價值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一些大型類書,山包海匯,綜合各類,把它看作古代文獻的寶庫,并不夸張。
查考史實的專書很多,一般從二十四史,即通常所謂“正史”中去查。正史分本記、列傳、表志等部分,往往一事分見多處,材料分散。類書采輯各種史料,分類排比,資料集中,一索即得。例如有關歷代“蝗災”的文獻,《古今圖書集成·歷象匯編·庶征典》一百七十九卷至一百八十二卷蝗災部就匯集了自周桓王開始到清康熙為止三千間各朝史書所載蝗災資料共計三百四十則,這些原始材料散見各書,現(xiàn)在全部輯錄在一起,查檢就十分便利。
唐宋時期的大型類書,保存遺文佚書尤多,資料極為繁富。例如《冊府元龜》,它本身就是一部史料性的類書,全書九百余萬字,匯輯了自上古至唐、五代十七史的材料,所輯都是北宋以前的古本,唐、五代的史實尤為詳備,特別是所引五代史料如詔令奏議等大都失傳,《冊府》所引,多整篇整節(jié)照錄原文,文中俚語,亦未刪節(jié),從而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歷史資料和語言資料。
王應麟是宋代的博學家,他編撰的《玉海》,保存了不少早已散佚的史料,所述宋代掌故,悉本諸實錄、國史、日歷,多為后史志所未詳。其書征引經史子集,百家傳記,無不賅具。每遇異說,往往博采諸書加以考證,內容之精博,足以杜佑《通典》抗衡,為研究宋史提供不了很少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5
.下列關于“類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史記》將有關學術制度的史料編為“八書”,它是按類別歸屬事物的類書的開端。
B
.《皇覽》是規(guī)模寵大的類書,編纂于三國魏的黃初元,是從經傳中采集材料,歷時數才完成的。
C
.從六朝到清代,尤其是唐宋時期,類書跟著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科舉制度的盛行而發(fā)展,類書大概已有六百余種。
D
.類書最早起源于我國,它是為了匯輯資料、供人查閱而編纂的,是古代的文獻寶庫。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查考史實的時候,人們一般都從正史中查,然而正史材料分散,一事分見多處,反倒不如查找類書便捷。
B
.從《四庫提要》類書小序可知,類書不屬于經史子集任何一部,它內容廣泛,從來都是被當作工具書而使用的。
C
.《冊府元龜》是唐宋時期的大型類書,它引述史料多為整篇整節(jié)照錄,因而使很多珍貴史料得以保存。
D
.王應麟編撰的《玉!穬热菥⒖甲C嚴謹,保存了不少早已散佚的史料,所記述的宋代掌故,大多是后來的史志未詳說的。
7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類書內容廣泛,尤其是一些大型類書,山包海匯,綜合各類,是古代文獻的寶庫,因而對今天文史研究有很高的價值。
B
.《古今圖書集成》中蝗災部匯集了從周桓王開始到康熙止的三千間各朝史書所載的蝗災資料,說明歷史上蝗災是受到高度重視的。
C
.漢代辭賦堆砌辭藻,逞博炫奇,是類書的早期胚胎,所以類書從最初就有辭藻華美,講究形式的特點。
D
.就類書收錄內容的廣泛程度看,人們足能用其查找各類資料:查考事物源流、輯錄古書佚文、?惫艜淖。
參考答案:
5
.
D
(“最早起源于我國”不正確)
6
.
B
(類書被當作工具書使用是唐代以后)
7
.
C
(結論不當,辭藻華美,講究形式不是類書的一貫特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50480.html
相關閱讀:(2015?陜西中考)閱讀《游戲的功用》附答案
《城固宅堅園更幽??話說墻壁》閱讀答案
《奇招擊退紅潮》閱讀答案
非連續(xù)性文本《北京廟會》閱讀答案
《中國館的智慧(15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