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點三十分,裝滿乘客的地鐵緩緩起動,向下一個站點駛去。
②
當列車行駛到兩個站點中間地段時,突然一片漆黑,車也慢慢停下來。車廂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鍋似的,亂哄哄的如同馬蜂窩從樹上落到地下。有人大聲罵司機:“
真是個笨蛋
!
”
也有人說:“
養(yǎng)你們這些人有什么用,簡直是一群廢物。”
③
司機解釋道:“
突然停電,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馬上與調度中心聯系。”
司機在黑暗中摸出手機,撥完號碼后沒有任何信號。
④
這是一次意外停電,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停電搞蒙了,通訊中斷,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癱瘓。地鐵里的人如同無頭蒼蠅,紛紛掏出手機與外界聯系,卻都沒有信號。有人用打火機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著不斷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說:“
我好不容易找這份工作,遲到會被炒魷魚的。”
有人說:“
我與客商約好,簽一份額為三百萬元的合同,失約可能使合同泡湯的。”
也有人說:“
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訴地鐵公司。”
黑暗像一只無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過氣來?蘼、罵聲、嘆息聲不絕于耳。有人說:“
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會不管我們的。”
⑤
突然,黑暗中傳出一個女孩稚嫩的聲音:“
媽媽,太陽落山了
!
”
媽媽說:“
寶貝,乖,天黑了,寶寶睡覺覺……”
媽媽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大家靜靜地聽著,情緒漸漸地穩(wěn)定下來,各自想著心事。
(
寫話位置見第
3
題
)
。
⑥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一個恐怖的聲音打破了可貴的安靜:“
我心臟病犯了,沒帶藥,誰有急救藥……”
旁邊的人就問:“
誰有藥
?
”
人們開始紛紛問著,一個接一個往下傳。終于有人說:“
我有。”
接下來就聽到急急忙忙的翻找聲。
⑦“
找到了
!
找到了
!
”
那人邊說邊把小藥瓶遞給挨著他的人,這人接過藥瓶又傳。遞給下一個人。沒有人組織,藥瓶卻像接力棒那樣被有序地傳遞著。
⑧“
唉呀
!
”
一聲驚叫,藥瓶不知傳到誰的手里時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個車廂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藥瓶會在黑暗中流竄到車廂的任何一個角落。終于有人說找到了,把藥瓶又傳下去。有過落地的教訓,接藥瓶的手就格外認真。藥瓶很快就傳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誰遞過一瓶水,病人吃完藥安靜了下來。
⑨
不知又過去了多長時間,與外界還是沒有一絲聯絡。有人提議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響應,有人用打火機把自己的衣服點著了照明。立即有人大聲喊:“
快滅掉,煙能使人窒息
!
萬一引起火災一個人也別想跑掉
!
”
幾個人手忙腳亂地把火撲滅了。剎那間,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淵。人們從來沒像今天這樣憎恨黑暗,也沒有過像今天這樣渴望光明。
⑩
這時,有一個人大聲喊道:“
大家手牽手跟我走
!
”
⑾
話音剛落,人們就主動地手拉著手排成了長隊。那人又問:“
有沒有沒牽手的
?
”
當確認都牽好手后,那人就帶頭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帶頭的人不時被絆倒,但他爬起來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邊的人有條不紊地跟著,沒人說話,只有腳步聲。
⑿
人們終于從黑暗的地鐵中走出來了,領頭的人衣服刮破了,臉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讓人意外的是,人們發(fā)現,領頭的這個人竟然是個盲人。
1
、梳理故事情節(jié),用簡潔的文字填寫下面的橫線上。
突然停電,地鐵車廂里怨聲四起——
母女對話,眾人情緒漸穩(wěn)定——
——
有人點燃衣服照明,幾人把火撲滅——
2
、閱讀下面兩個句子,想一想加點詞用得是否恰當
?
如果用得恰當,請說說它的好處;如果不夠恰當,請找出一個更好的詞語替換它,并說說理由。
(1)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一個恐怖的聲音打破了可貴
的安靜。
(2)
有過落地的教訓,接藥瓶的手就格外認真
。
3
、文章第②
段畫線的句子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突然停電時人們躁動不安的狀況。仔細閱讀第⑤
段,感受一下母女對話后地鐵車廂里的氛圍,并在下列橫線上,寫一句話,描寫出當時特有的寧靜。
此時,車廂里
4
、文中哪個片段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
5
、當災難來臨時,該如何應對
?
本文給了你哪些啟示
?
答案:
1.
一位乘客突發(fā)心臟病,眾人傳遞藥瓶救治;由一位盲人引領,大家手拉手走出地鐵。
2.
(1
)“
可貴”
用得好。它寫出了人們從慌亂躁動中開始冷靜下來的狀態(tài),也表明了作者對這一狀 態(tài)的肯定。(2
)“
認真”
用得不夠準確,可用“
謹慎”
替換。“
謹慎”
除了有“
認真”
之意外,還含有“
小心”
的意 思,此處用“
謹慎”
更符合語境。
3.
示例:仿佛掉下一根針都聽得見,靜悄悄的。
4.
要求回答具體,有簡要的分析,如:對第五個片段印象深刻,將大家引領出黑暗的人竟然是一位 盲人,這說明在危難時刻,只要冷靜、堅定,就可以發(fā)揮個人潛能,化解危難。
5.
本文給人的啟示是:災難來臨,一要冷靜、鎮(zhèn)定,二要團結協作,三要科學應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48110.html
相關閱讀:丟失的香柚 閱讀答案
《與“鳳”共舞》閱讀答案
《第一條紅領巾》閱讀答案
望春 閱讀答案
古藤 閱讀答案(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