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命科學實力尚弱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注:WFC為加權分數(shù)計數(shù),即科研產出。圓圈大小表示這些城市所有研究機構(包括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的WFC。作為對比,內圓表示剔除中科院研究所機構后的WFC。 數(shù)據(jù)來源:《自然》雜志社

自2012年9月起擔任《自然》執(zhí)行主編,并負責領導自然出版集團(NPG)在大中華地區(qū)的業(yè)務。2001年加入自然出版集團,歷任NatureReviewsGenetics編輯、NPG旗下一系列遺傳學期刊執(zhí)行主編,以及NPG亞太地區(qū)合作出版項目的負責人。作為《自然》執(zhí)行主編,坎貝爾曾領導進行了期刊網絡版及印刷版的重大改版工作。其第一學歷、博士學歷及博士后研究均為遺傳學。

尼克?坎貝爾對將來有重要突破的科技領域預測:1.干細胞技術和再生醫(yī)學是兩個潛力巨大的領域,有可能帶來治療上的重要突破。2.材料科學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發(fā)生實質性的改變。3.催化化學作為化學的另一個領域也有望帶來許多有益的實際應用。

尼克?坎貝爾是英國《自然》的執(zhí)行主編,負責自然出版集團(NPG)在大中華地區(qū)的業(yè)務,在上海工作過的尼克?坎貝爾對上海和中國的科研發(fā)展觀察深入,他引用《自然》雜志指數(shù),指出中國對高水平科研產出的貢獻很大,雖然有些領域如生命科學領域的實力尚需提升。而上海已經聚集了一些頂尖的科研機構和高校,為了能夠和其他世界一流城市展開競爭,應當充分重視識別人才、留住人才和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尼克?坎貝爾也是遺傳學領域的資深研究者,他的第一學歷、博士學歷及博士后研究均為遺傳學。尼克認為,遺傳學在未來的生命科學領域會帶來許多突破,比如,基因組織革命可以找到培養(yǎng)高產作物的更好方法,類似的,一些人類疾病如肥胖癥、老年疾病等方面,我們的認識也會更加清晰。干細胞技術和再生醫(yī)學是兩個潛力巨大的領域,有可能帶來治療上的重要突破。

未來與人類疾病相關的

突破會繼續(xù)

上海經濟評論:你有資深科學編輯的經驗,而且你還擁有遺傳學博士學位,想必對遺傳學見解頗深,能說說對遺傳學未來的發(fā)展的想法么?

尼克?坎貝爾:遺傳學在生命科學的許多領域會繼續(xù)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對社會帶來的益處也越來越多。例如,基因組革命讓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一些重要農作物具有的重要特性的遺傳基礎,從而有更好的方法培育高產作物。

類似地,對于肥胖癥、老年相關疾病等一些常見疾病,我們也開始對其微妙的遺傳基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雖然我們尚不清楚能在怎樣程度上將之轉化為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更好方法。

在借助基因組學和宏基因組學認識一些傳染病方面,遺傳學也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更基礎的層面,遺傳學將繼續(xù)幫助我們認識進化以及人類進化特征的基礎。該領域有一個相對較新、有趣的研究方向是關于尼安德特人對現(xiàn)代人類基因結構的影響程度。隨著癌癥繼續(xù)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挑戰(zhàn),我們通過對大量癌癥類型進行詳細的遺傳分析,至少會對這一挑戰(zhàn)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上海經濟評論:對于和人類疾病相關的科學研究突破,你又怎么樣?在不遠的未來有哪些疑難問題有望解決?

尼克?坎貝爾:我相信未來我們會繼續(xù)看到許多與人類疾病相關的突破。干細胞技術和再生醫(yī)學是兩個潛力巨大的領域,有可能帶來治療上的重要突破。

不過,基礎研究人員在涉及實際臨床效果時需要十分謹慎,以免承諾過多而無法實現(xiàn)。例如,在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后,許多研究人員都說基因治療很快會讓疾病治療方法發(fā)生變革。但該領域遭遇了一些波折,僅僅是到了現(xiàn)在才似乎實現(xiàn)了一部分當初過于熱切的預言。這就是轉化研究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上海交通大學新成立轉化研究中心,以及復旦大學在該領域令人興奮的努力有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原因。轉化研究是研究如何將實驗室的基礎發(fā)現(xiàn)轉化為疾病臨床治療或診斷應用。

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抗性是我們在不遠的將來必須面對的重大科研挑戰(zhàn)之一,因為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用來治療感染的重要藥物有可能起不到作用。精神衛(wèi)生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精神衛(wèi)生問題會給社會帶來重大負擔,但有時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可適當參照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等疾病對社會造成的負擔,來估算該領域的科研投入并確定優(yōu)先次序。

日益受關注領域的突破預測

上海經濟評論:作為《自然》主編,觀察雜志所涉及的科學領域,如生物、化學等,你覺得未來幾年可以實現(xiàn)怎樣的創(chuàng)新突破?

尼克?坎貝爾: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就像要我看水晶球預測未來一樣。所有這些領域在將來幾年都有可能獲得突破,但突破在何種層面,其重要性如何,這都很難預知。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聚焦于一些全球日益關注的重要領域。例如材料科學,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為之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和資源。我期待在未來看到新的材料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發(fā)生實質性的改變。石墨烯就是這樣一種材料,目前它已在全球科研界引起了轟動,其一系列驚人的特性使之可能會大有用武之地。全球科研人員都爭相去發(fā)現(xiàn)這類有用的材料,明確其特性并加以技術轉化,使之造福社會。

類似的還有一些重要研究領域,我們預期也會取得進步,這包括:食品安全和農業(yè)、能源(可再生能源、電池技術等)、干細胞及其對醫(yī)學的影響、氣候變化(認識并使之緩和)、大數(shù)據(jù)(如何收集、分析和應用使之從多方面造福社會)等。

上海經濟評論:對于物理、地球科學領域的科研,你會有怎樣的預測?

尼克?坎貝爾:我前面提到諸如氣候變化、材料科學,當然還有物理學的大量領域會繼續(xù)發(fā)生新的突破,但還是難以預測哪里會發(fā)生最重大的突破。

例如,經過多年的觀察我們最近看到大型強子對撞機證明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這是一種能形成質量的基本粒子。不過,我還提到光子學和納米技術,未來這些領域也有可能出現(xiàn)重要且有影響力的技術。空間科學是另外一個將來有可能再度興起的領域,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進來并作出新的努力,這會為天文、天體物理和行星科學等領域帶來新的見解。

上海經濟評論:那么,化學領域呢?

尼克?坎貝爾:污染顯然是中國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監(jiān)測和減輕污染實際上是環(huán)境化學研究課題。要解決這些問題,能源相關問題應擺在首位,它與材料科學和化學同樣重要。隨著我們對相關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催化化學作為化學的另一個領域也有望帶來許多有益的實際應用。

上海經濟評論:生物科學方面,你眼中的強國有哪些?它們出色的原因有哪些?

尼克?坎貝爾:毫無疑問,美國在生物科學領域貢獻了最多的高質量科研成果,遠超其他國家,我們最近發(fā)布的2014自然指數(shù)(NatureIndex)的有關數(shù)據(jù)體現(xiàn)了這一點。增加該領域的投資與學術合作令其表現(xiàn)出色。同時,在生命科學相關企業(yè)與學術研究機構之間建立緊密聯(lián)系,對美國不斷增強該領域的實力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經濟評論:就生物科學研究的應用,你覺得可以有怎樣的方法措施來促進其發(fā)展?政府應該扮演何種角色?

尼克?坎貝爾:我實在無權為政府提出建議,但政府顯然樂于為生物學研究提供資金支持。例如,上海等地都新成立了轉化醫(yī)學中心。所以,中國已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腳步。但我并沒有忽視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意思,因為這對建立生物技術和轉化醫(yī)學非常重要。

最近,保羅?艾倫(PaulAllen)在美國資助建立了一個細胞科學研究所,這說明很多人清楚地知道要繼續(xù)保持應用上的創(chuàng)新,生物學的基礎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自然出版集團而言,我們致力于發(fā)表生物學領域最好的基礎研究成果,同時也日益重視轉換醫(yī)學甚至是臨床領域,例如我們最近就推出了專注于乳癌、精神分裂癥和帕金森病的NaturePartnerJournals系列期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2915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寒假作業(yè)精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