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敬業(yè)與樂業(yè)》)
14.
選文中,作者針對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2
分)
15.
從內(nèi)容和表達兩個方面看,選文開頭寫作者和某人的對話有什么好處?(4
分)
16.
選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試舉一例分析。(3
分)
17
.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和自己的體驗,說說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到樂業(yè)。(3
分)
參考答案:
14
.答案:
針對“做工苦”提出“要樂業(yè)”的論點。(如答“針對‘做工苦’提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的論點”也可給分)
評分:
本題2
分。
每個要點1
分,意思對即可。
15
.
答案:
內(nèi)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說明的道理: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表達上:采用對話方式親切平易,如話家常,便于交流,容易產(chǎn)生共鳴。
評分: 本題共4
分。每個方面2
分,意思對即可。
16
.
答案:第一問: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引證法)
、對比論證
第二問示例:①舉例論證:舉兩等苦人的例子,
論述“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的道理。②引證法:
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話,論證“樂業(yè)的重要性”。③對比論證:
先從反面論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從正面闡述什么職業(yè)都有樂趣。
評分:本題共3
分。第一問2
分,答出其中兩種即可。第二問1
分。
17
.答案:不畏勞苦;要善于在勞苦中尋找快樂;要全身心投入到職業(yè)中,在奮斗中增加快樂的分量;干一行愛一行,以此為樂等。
評分:本題共3
分。答出3
點得滿分,答出2
點得2
分,答出1
點得1
分,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25567.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尋求挫敗 閱讀答案
《生命需要平衡》閱讀答案
《放棄其實也會成功》閱讀答案
常想一二 閱讀答案(山西省太原市)
千萬別折騰漢字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