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
約取而實得》
葉奕繩嘗言強記之法:“
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所喜即札錄之,錄訖朗誦十余遍,貼之壁間,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閑步,即就壁問觀所錄,日三五次以為常,務(wù)期嘴熟,一字不逸。壁既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一之內(nèi),約得三千段。數(shù)之后,腹笥漸滿。每見務(wù)為泛濫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jīng)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約取而實得也。”
(
選自《蒿庵閑話》)
注釋:①
訖(qì)
:完畢。②
掩卷:合上書本。③
務(wù)期:一定要達(dá)到。④
笥(xì)
:竹箱。⑤
俟(sì)
:等到。⑥
務(wù)為泛濫者:務(wù)為,力求;泛濫,此指多而雜亂。⑦
影響:此處指印象。⑧
枵(xiāo)
腹:空腹,指毫無學(xué)問。⑨
約:簡要,精練。
1
、“
就”
作動詞有“
接近”
、“
趨向”
的意思,還有“
達(dá)到”
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即就壁間觀所錄(
到,到達(dá))
B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
接近,趨向)
C
、頹然就醉(
接近,趨向)
D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靠近,接近,此處有欣賞之意)
2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
遇所直即札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數(shù)之后,腹笥漸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表達(dá)了作者什么觀點?
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閱讀此文后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A
2
、(1)
遇到自己喜歡的(
內(nèi)容)
就摘錄出來。(2)
幾以后,(
我)
腹中(
記憶的文章)
和竹箱中(
儲存的文章片斷)
都漸漸地滿了。3
、每見務(wù)為泛濫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jīng)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約取而實得也。4
、答案不唯一,例如答成:“學(xué)習(xí)要認(rèn)真塌實,不能淺嘗輒止”等。
參考譯文:
葉奕繩曾經(jīng)談到(
讀書)
加強記憶的方法,(
說)
:“我天資遲鈍。每當(dāng)閱讀一本書,遇到喜歡的內(nèi)容就把它摘錄下來。摘錄完畢,朗誦十多遍,(
然后)
把它貼在墻壁上。每天一定(
摘錄張貼)
十多段,至少也要六七段。(
有時)
合上書本,閑適散步時,就靠近墻壁,觀看摘錄(
的文章片段)
。每天看三五遍成了習(xí)慣。一定要達(dá)到非常熟練(
的程度)
,一個字也不漏掉。墻壁貼滿以后,就把第一天所貼的收到竹箱中。等到再讀書有摘錄時,補貼到那個地方。(
這樣)
隨時收取,隨時補貼上,一到頭不空一天。一之內(nèi),大約可以摘錄和記得三千段。幾以后,腹中記憶的和竹箱中儲存的(
文章片段)
漸漸地滿了。我常?吹(
一些)
一心貪多而雜亂無章地閱讀的人,(
他們)
略微有點印象就不再閱讀了。(
這樣)
稍微經(jīng)過一段時間,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精練地閱讀而能得到實際的收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11479.html
相關(guān)閱讀:《宗澤(節(jié)選)》閱讀答案
中考課外閱讀古文文言文精選復(fù)習(xí):原文翻譯對照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治國猶栽樹》附答案及翻譯(?株洲中考)
孟郊《游終南山》吳均《與朱元思書》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