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學法指導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位科學家曾精辟地指出:“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學習方法,缺乏思維能力的人”。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努力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社會的可用之才。本著這種思想,我在初二物理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上進行了粗淺的探索。
一、多閱讀、分析理解教材
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是他們在學校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教科書有助于他們理解和系統(tǒng)地掌握有關知識,教師應使學生充分認識教科書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引導他們學會閱讀和鉆研教材,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有關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即弄清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的依據;
2.明確由這種現象,過程提出了哪些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研究中采用了什么手段和方法,得出了什么結論;
4.對于規(guī)律性的結論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推敲,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它的含義;
5.找出疑點和難點,以便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時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難點、掌握知識。
此外,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 初中學習方法,還可指導他們閱讀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參考書和課外讀物,如初中物理知識競賽輔導資料等,這樣有利于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教材,開拓視野,更加開闊思維和眼界。
二、善觀察,認識物理過程
觀察力是從事任何活動都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智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具備敏銳、深刻的觀察力的人,對事物才能看得全面、精確,才能迅速地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觀察是學習和研究物理學的基礎之一,因而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幫助學生學好物理,發(fā)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方面。
1.明確觀察目的。指導學生在每次觀察之前,都要明確;(1)為什么要觀察?(2)觀察對象是什么?(3)觀察對象的特征是什么?(4)觀察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等等?例如在做“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演示實驗之前,應指導學生明確觀察的任務是找出二力平衡的條件,觀察的具體內容則是當小車處于靜止(平衡)狀態(tài)時,作用在小車上的兩個力的大小關系,方向關系等。
2.掌握觀察方法。首先是觀察的層次和順序:對于靜態(tài)物體的觀察,一般按“先整體、后部分、再整體”的原則進行;而對于動態(tài)物體的觀察,則按“初態(tài)、過程、末態(tài)”的順序觀察對象的特征,其次是觀察的方式,常用的是比較觀察和歸納觀察兩種。
三、巧記憶,鞏固所學知識
知識的記憶在學習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邊學邊忘,那將一無所得,按蘇聯教育心理學家謝切諾夫的說法,那就是一個人將永遠處于他初生時的狀態(tài)。要學好物理,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財富,就必須熟練的記住有關的概念、原理、規(guī)律、公式和符合等等,因而在物理學中應重視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記憶方法,以達到牢固地掌握知識的目的。
1.理解法:大部分物理知識,如物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公式等,都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記得深、記得牢。
2.比較法:即把材料的異同點用列表的方式顯示出來,比如“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異同點”“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均可采用比較法進行識記。
3.歸類法:即把具有同一性質或有內在聯系的材料組織整理在一起。
4.口決法:就是把材料編成便于誦讀,易于上口、簡明生動的口語或韻句。
四、找規(guī)律,提高解題能力
解題教學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其作用不僅在于鞏固和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計算和討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有的學生雖然對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已記得很熟,但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卻無從下手,因此在平時應十分注意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想和規(guī)律。
總而言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為了學生學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處處考慮如何讓學生學得明白,學得深刻,學得扎實,學得靈活,學得有用,要使每個學生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教學改革深入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教師須進一步探討、研究的重大課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9179.html

相關閱讀:直擊期末物理:學好三大利器攻克電學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