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個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沒有顯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總愛做夢,常常會夢見自己的父母是市長或是明星,孩子懊悔,為什么會生長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醫(yī)生或是老師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讀書,他知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學。
孩子早晨醒來,母親和鄰居正拉家常,嗓門很高,充滿喜悅和激動,說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煩,他忽然感到這個家的狹窄,還有粗魯。他心頭火起,沖到廚房,大聲對母親說:“你怎么這么煩?”母親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兒。孩子發(fā)過
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親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個動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說不出的滯重。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對母親的態(tài)度。但他是個沉默的孩子,從來不會說抱歉的話。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車去外地了。孩子本來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許是因為那一次他對母親莫名其妙地發(fā)火以后,心里總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賜一樣,非常興奮。但不敢把這種興奮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只在邊上聽孩子和同學高談闊論,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話,讓孩子沒面子。父親承擔了泡水的任務,這些同學的茶杯都是他給裝滿水的。他一趟趟地跑開水房。幾個同學開始過意不去,后來就無所謂了。孩子本來也無所謂,但看到同學以略帶輕慢的口氣和父親說話,就有些憤怒,有些酸,還有一些……大概是來自血緣的天然親密,讓他覺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個同學讓父親去開水房時,他堅決地冷冷地說:“你自己去。”那個同學怔了一怔。父親看有些僵,忙說:“我來我來。”“不,讓他去,他有手有腳,為什么不去?”孩子一點兒都不讓步。那個同學便自己去了。在后來的旅程中,孩子還和同學一起打牌,父親還為同學打開水,但這些同學變得很客氣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學對父親的尊重來自他對父親的尊重。望著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憐憫和抱歉,還有雜七雜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學校,父母很起勁兒地幫他報名找宿舍。他又覺得他們煩了,說了他們幾句。他們也不回嘴,還是很起勁兒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親幫他掛帳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覺得煩,還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親說:“這床沒有護欄,你晚上會不會摔下來?”他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便不回答。母親又說:“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時候曾經(jīng)從床上滾下來過,把我嚇死了。不過你嘴饞,看見手里還捏著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變得很軟,他想在他那樣小的時候,必定很依戀父母,會笑著往父母懷里鉆,而不是像現(xiàn)在一樣嫌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時必定還很輕,有烏黑的頭發(fā)和活潑的笑。他看了看母親摻著銀絲的頭發(fā),心更加軟了。便說:“我會當心的,我不會掉下來的。”母親好像就等他這句話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讓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貴,說不遠的一個地下室很便宜,才4塊錢一張床。孩子一定要他們?nèi)プ≌写W詈蟀l(fā)了火,他們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親告訴孩子,招待所有熱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沒洗過這么舒服的澡了。”母親的表情很舒暢。父親卻很緊張地告訴孩子,說其他學生家長說,食堂飯菜很差,“你千萬不要省!”父親說,“人是鐵飯是鋼,你吃不慣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錢,知道吧?”孩子答應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車回去了。
晚上,孩子無論如何睡不著。他想洗了一個熱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親,想殷殷關照他的父親。孩子的家庭條件不太好,父母平時都很節(jié)儉。他們是那樣平常,但是這世上最愛他的就是這兩個人,貼心貼肺地愛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煩、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長啊,甚至醫(yī)生啊、工程師啊,他在他們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愛他,愛得那樣深。孩子又哭了,哭得好傷心。
后來,孩子長大了,工作了,有了一點成績。他知道,他的這些成績一半是給父母的,讓父母可以驕傲。但孩子表面上對父母還是淡淡的,偶爾的關心也是粗著嗓門,但心里卻很愛很愛他的父母。那種愛,或許與生俱來藏在心底,只是那個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個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23.選文形象地描寫了孩子成長的過程。請根據(jù)主要情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把下面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2分)
母親嗓門很高地和鄰居說話時,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親給同學倒水受到輕慢時,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心軟了;
父母殷殷關照乘車回去后,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孩子對父母由煩到尊重的情感變化緣于哪件事?請把文中表現(xiàn)這一變化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25.簡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點。(2分)
26.文章表現(xiàn)手法獨特,雖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視角敘寫故事,但結尾卻說:“那個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將這句話改為“那個孩子是我”好不好?為什么?(2分)
27.從文中孩子的情感經(jīng)歷中,你一定明白了許多道理。請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簡要地寫在下面。(2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05455.html
相關閱讀:“一個出身貧苦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而換家挨戶地推銷商品”閱讀
《摘棉花 張麗鈞》閱讀答案
《看自行車的女人》閱讀答案
《蘇珊?安東尼》選段閱讀答案
《草鞋人和皮鞋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