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量事實表明,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原來處于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zhì)。我們把物體保持_________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過實驗和觀察,科學家認識了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并把這種物質(zhì)屬性稱為慣性。
答案:運動狀態(tài) 慣性
2.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_________作用的時候,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這個規(guī)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_________定律。
思路解析: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是保持勻速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慣性是物體具有的基本屬性之一。
答案:外力 慣性
3.公共汽車遇到緊急情況急剎車,小明從座位上向前沖去。這現(xiàn)象是因為( )
A.小明沒有坐穩(wěn) B.小明沒有抓緊扶手
C.小明的座位光滑 D.小明具有慣性
思路解析:公共汽車正常行駛時小明具有和公共汽車一樣的速度,汽車突然剎車,汽車的速度減小了,可小明的速度并沒有減小,所以向前沖去,這是慣性的表現(xiàn)。則ABC錯,D正確。
答案:D
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
1.公共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站在車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車對它的牽引力 D.不受力
思路解析:物體勻速運動時,物體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為零。人站在車廂內(nèi)相對車廂是靜止的。在豎直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重力和車廂對他的支持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點相同,都是作用在人的重心上,構(gòu)成二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沒有運動趨勢,更沒有相對運動,所以不受力的作用。則ABC均錯,D正確。
答案:D
2.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力才會運動
B.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C.停止用力,運動的物體就會停止
D.力是使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思路解析: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必須明確力和物體的運動無關(guān),力只與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有關(guān)。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力的作用不是使物體產(chǎn)生運動,而是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tài)。物體如果原來的狀態(tài)是運動的,不受力仍將永遠運動下去,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因此A、C是錯誤的。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并不是力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D是錯誤的。如果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對物體的作用效果等同于物體不受力,運動規(guī)律也與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guī)律相同。因此力與物體運動的關(guān)系可表達為: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當物體所受的合力不為零時,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答案:B
3.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靜止時的慣性比運動時的大
B.物體的慣性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慣性也越大
D.物體的慣性大小跟它的運動狀態(tài)、受力情況都沒有關(guān)系
思路解析: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性質(zhì)。無論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具有慣性,無論物體是否受力,無論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無論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與外界因素無關(guān)。質(zhì)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答案:D
4.(2010廣東佛山模擬)牛頓第一定律是( )
A.由科學家的經(jīng)驗得出的
B.通過實驗直接得到的
C.斜面小車實驗做后就能夠得出的結(jié)論
D.在實驗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分析、推理得出的結(jié)論
思路解析: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運動的初步規(guī)律: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是牛頓力學中三大運動定律之一。它是一條理想定律,因為我們周圍的物體,都要受到這個力或那個力的作用,所以無法用實驗直接驗證。但它卻是在大量實驗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分析、推理而概括得出來的。從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論,都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
答案:D
5.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zhuǎn),對跳遠運動員來說( )
A.向西跳跳得最遠 B.向東跳跳得最遠
C.向任何方向跳都一樣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思路解析:由于慣性,人同地球具有一樣的速度,相對地球是靜止的,所以向任何方向跳都是一樣的。ABD錯,C正確。
答案:C
6.(2010江蘇南通考模擬)在行使列車車廂的天花板上懸吊一個小球A,在A的正下方地板上有一點B,如圖12-5-1所示,當用剪刀剪斷細線,小球A將( )
A.落在B點上 B.落在B點的前面
C.落在B點的后面 D.無法確定
圖12-5-1
思路解析:由于慣性,球A在水平方向保持繩斷前的運動狀態(tài),而小車在水平方向的運動狀態(tài)不確定,有可能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因此小球A相對于B點的位置也無法確定.
答案:D
快樂時光
冬季的一天,一位先生走進一家飯店,忘記帶上門,這時一位顧客大聲嚷道:“先生,外邊這么冷,您快點帶上門吧!”剛進來的先生隨即回答道:“尊敬的先生,難道您以為我關(guān)上門外面就暖和了嗎?”
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
1.(2010江蘇南京模擬)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一定運動
C.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慢慢停下來
D 初中地理.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思路解析: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這就是說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A錯。我們用手推房子,房子并不運動,B錯。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所以C錯。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所以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則選項D正確。
答案:D
2.(2010江蘇淮安金湖實驗區(qū)模擬)如圖11-5-2所示的四幅圖中的情景,不需要用慣性加以解釋的是( )
圖12-5-2
思路解析:A、B、C都是慣性現(xiàn)象,都能用慣性知識解釋。D瀑布直下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結(jié)果。
答案:D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同一物體運動時比靜止時慣性大 B.同一物體運動快比運動慢時慣性大
C.載重汽車比自行車慣性大 D.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慣性力越大
思路解析:選項A、B是錯誤的,因為物體的慣性與其狀態(tài)無關(guān),對于同一個物體,無論是運動還是靜止,無論運動得快與慢,它的慣性都一樣。慣性是物體自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而改變。選項D也是常見的錯誤。慣性是一種性質(zhì)不是力,不能把慣性與力混為一談。只有選項C是正確的。
答案:C
4.正在做曲線運動的物體,若它所受到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
A.物體立即停下來 B.物體繼續(xù)做曲線運動
C.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將改變運動方向
思路解析:本題的關(guān)鍵是“正在做曲線運動”,這說明了物體是運動的;某時刻“突然外力同時消失”,說明該物體將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原來運動的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而永遠運動下去。因此選項C正確,ABD錯誤。
答案: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8527.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