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基因結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八年級生物之基因結構】,基因通過復制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使后代出現與親代相似的性狀。

  結構基因

  基因中編碼RNA或蛋白質的DNA序列。

  (1)原核生物結構基因:連續(xù)的,RNA合成不需要剪接加工;

 。2)真核生物結構基因:由外顯子(編碼序列)和內含子(非編碼序列)兩部分組成。

  非結構基因

  結構基因兩側的一段不編碼的DNA片段(即側翼序列),參與基因表達調控。

 。1)順式作用元件:能影響基因表達,但不編碼RNA和蛋白質的DNA序列;

  其中包括:

  啟動子:RNA聚合酶特異性識別結合和啟動轉錄的DNA序列。有方向性,位于轉錄起始位點上游。

  上游啟動子元件:TATA盒上游的一些特定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可與這些元件結合,調控基因的轉錄效率。

  反應元件:與被激活的信息分子受體結合,并能調控基因表達的特異DNA序列。

  增強子:與反式作用因子結合,增強轉錄活性,在基因任意位置都有效,無方向性。

  沉默子:基因表達負調控元件,與反式作用因子結合,抑制轉錄活性。

  Poly(A)加尾信號:結構基因末端保守的AATAAA順序及下游GT或T富含區(qū),被多聚腺苷酸化特異因子識別,在mRNA 3′端加約200個A。

  (2)反式作用因子:能識別和結合特定的順式作用元件,并影響基因轉錄的一類蛋白質或RNA。

  總結:人類大約有幾萬個基因,儲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過程的全部信息,通過復制、表達、修復,完成生命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64240.html

相關閱讀:初一生物試題之植物營養(yǎng)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