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多元教學的探討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初中生物學科涉及的知識范圍比較廣泛,如動植物、日常生活、生態(tài)環(huán)境、能源狀況等,這些都與生物知識息息相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便成為首要任務。但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初中生物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生物課堂偏重形式化,讓很多學生對生物學習失去了興趣。所以,教師應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一、建立合理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建立合理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模式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轉變師生的原有角色,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只有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都減輕了,才能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學生只有樂學、好學,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其潛能。同時,組內分工、合作學習等小組活動,也能點燃學生的參與激情,使學生的整體能力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單細胞的生物體”一課時,我利用草履蟲為學生介紹了這個知識點,但學生對草履蟲這種生物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草履蟲的視頻,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然后,我為學生出示了一系列問題:草履蟲的形狀像什么?草履蟲是怎樣運動的?如何才能分辨出草履蟲的前端和后端?草履蟲在水里面是怎樣呼吸的?草履蟲吃什么食物?怎樣吃?它會不會被其他生物吃掉?草履蟲怎樣逃避敵人的侵害?我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讓他們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與討論。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了討論結果,進行組間的交流與辯論。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生物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學生將生物課堂看成了鍛煉自我的舞臺,將學習知識看成了有趣的過程。這種學習狀態(tài),不僅使學生心理放松了,教學效果也提升了。

二、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情境,活躍學生思維方式

一般來講,知識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它本身包含的內容較為豐富,但表現(xiàn)方法卻比較簡約、抽象。尤其是科學性極強的生物知識,有很多內容都是學生難以理解的。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用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形象、更具體,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促進其理性認識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供一個思考空間,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在生物課堂上自由馳騁。

例如,在學習“生物進化的歷程”一課時,我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知識進行直接講解。因為,學習理論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因此,我利用一個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導入情境,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天,上帝對地球上的事物太不滿意了,不喜歡現(xiàn)狀。所以,他便施了法術,讓時間倒流,瞬間便回到了一千萬年以前。此時,地球上又出現(xiàn)了原始的森林、遠古的獸類、奇異的草木……上帝感覺很滿意,并對動物們說:“你們還有什么請求嗎?”這時,動物們一齊下跪,指著猴子說:“上帝啊,請您將這些猴子滅絕吧!”故事講到這里,我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動物們都希望猴子滅絕呢?這對它們有什么影響呢?”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都被故事內容所吸引。在問題提出之后,學生也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通過這個精彩的故事,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物進化的情境,讓學生自愿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選取的方法適當,就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擴散學生思維,順利開展教學。

三、增強教學的趣味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常態(tài)教學方式,不會將課堂設計成“花架子”形式,講究的是真才實學。不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往往不太令人滿意。因為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對生物學習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教師的精彩講授已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強一些有趣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重拾學習的興趣,聚精會神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對于中學生來說,最能調動學生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就是游戲活動,它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到更好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一課時,我就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了一個“醫(yī)生與病人”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自由組合,組成醫(yī)生與病人的搭檔,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教材知識進行自學,再根據自學情況,圍繞“病人問診,醫(yī)生治病”這一話題,排練一個情景劇。其中一組學生,是這樣表演的:病人去醫(yī)院看病,說出了自己的主要癥狀。然后醫(yī)生為她診斷,并提出了治療方法和合理建議。學生通過這個游戲活動,加深了對教材知識的理解,課堂氣氛也變得非常活躍,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輕松高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對于初中生物的學習,只要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他們就會盡全力去做?梢姡瑢W與樂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四、實行多元化教學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對于學生表現(xiàn)的評價,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考試是評價學生的主要方式,考查內容主要是對生物知識的識記。這樣的評價方式不是很合理,其形式單一、缺乏新意,對學生沒有多大促進作用。這種“一錘定音”的評價方法,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而且,頻繁的考試還會讓學生對生物學習失去樂趣,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評價方式應該多元化,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遠離煙酒,拒絕毒品”一課時,為了充分發(fā)展學生個性,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1)調查研究煙酒和毒品對人類造成的危害;(2)上網查找關于煙酒、毒品的資料,制成報告并進行評比;(3)怎樣識破毒販的伎倆;(4)聯(lián)合班主任老師,舉辦一次關于煙酒、毒品的主題班會;(5)每人制作一份“遠離煙酒和毒品”的宣傳海報。這些生物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對教材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我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又進行了客觀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進一步認識了自我、提高了自我。

在生物教學中,一個恰當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因此,教師要注意評價的語言,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泯滅學生的求知欲望。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為了喚醒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與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模式,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體驗學習的快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19383.html

相關閱讀:案例分析:家長如何幫孩子克服考試畏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