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甲】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其此之謂乎!
(注:君:名詞作動詞,統(tǒng)
治。念:想著。 典:典籍。)
5
、翻譯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5
分
(1)
不知其旨也(
) (2
)知困然后能自強(
)
(3)
教學相長(
) (4
)是故古之王者(
)
(5
)此之謂乎(
)
6
、 翻譯下列句子。4
分
(1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
)人不學,不知道。
7
、甲文的中心句是:
;
乙文“
玉不琢,不成器”
的比喻義
。(4
分)
8
、讀了這兩篇短文,
結合你的學習實際,
談一點你的學習認識。(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5
、(1)
唯美
(2
)勉強,勉力,督促
(3
)增長,促進
(4
)因此
(5
)說
6
、(1
)
因此學習之后才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后就會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2
)
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7
、教學相長;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所成就。
8
、要點:(1)
教別人的同時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2)
重視教育,終生學習。(要點2
分,結合實際1
分,扣緊文章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073310.html
相關閱讀:“張秀才,壽州人也!遍喿x答案
“邑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閱讀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子奇治縣》對比閱讀答案
文言文比較閱讀《孫權勸學》《李賀作詩》選段(附答案)
豐樂亭游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