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生物學業(yè)水平模擬試題(濟南版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014-2013年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八年級生物試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試題分第Ⅰ、Ⅱ兩卷,第Ⅰ卷是,第Ⅱ卷是非,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2.答卷之前務必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說明:本卷共4頁,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
1.巴斯德認為,肉湯變酸是微生物引起的,這些微生物來自于空氣。他通過設計的曲頸瓶(如右圖),證明了這一假設。巴斯德采用的探究方法叫做 (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測量法 D.調查法
2.青蛙個體發(fā)育的過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完成這個發(fā)育過程需要( )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分裂與分化
3.右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兩個視野,
要把視野中的物像從甲圖轉變?yōu)橐覉D,下列操作步驟正
確的排序是 ( )
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調節(jié)光圈
③移動裝片 ④轉動轉換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4.野生燕麥是廣泛分布于江蘇、河南一帶的適應能力極強的麥田雜草。近年來,伴隨著大型農業(yè)機械跨區(qū)作業(yè),被引入濰坊市等山東半島新領地。以下觀點最科學的是( )
A.外來生物就是來自國外的生物,野生燕麥對濰坊市而言不屬外來生物
B.外來生物是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而言的,野生燕麥對濰坊市而言是外來生物
C.野生燕麥進入濰坊市,利于增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D.野生燕麥進入濰坊市,不會威脅當地原有生物種類的生存
5.倡導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費模式,發(fā)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綠色植物在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含量過程中功勞最大的是 ( )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種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下列關于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杏花的主要結構是美麗的花瓣 B. 杏開花到結果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
C.一朵杏花一定能結出一個杏 D.一個杏是由一個胚珠發(fā)育來的
7.下列關于不同動物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蝗蟲的外骨骼是其適應陸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B.鯽魚身體呈梭形是其對水生生活的適應
C.家鴿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氣囊中各進行一次氣體交換
D.蚯蚓和沙蠶都是具有許多體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動物
8.烤地瓜軟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營養(yǎng)豐富,很受市民的歡迎,可你知道地瓜中的淀粉來自( )
A.根細胞利用無機物自身合成的 B.根細胞從土壤中吸收并積累而成的
C.葉肉細胞制造后運輸到根部的 D.根細胞合成后并進一步轉化而成
9.右圖中關于4種植物共同點甲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
A.都有開花現象
B.都有根莖葉的分化
C.都可以用種子進行繁殖
D.都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10.如右圖所示,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移置光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發(fā)生了變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曲線AB段表示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
B.曲線BD段表示綠色植物僅進行光合作用
C.在B點顯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線表示,隨著光照強度遞增光合作用遞增,呼吸作用停止
11.一些不法商販在食品生產中以“地溝油”代替食用油, 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地溝油”主要危害物之一黃曲霉素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產生黃曲霉素的生物屬于 ( )
A.細菌 B.真菌 C.病毒 D.有毒植物
12.下列有關人的發(fā)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人體的發(fā)育開始于受精卵
B.胎兒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中獲得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
C.大腦體積迅速增加是青春期發(fā)育最突出的特征
D.男孩在青春期喉結開始突出與雄性激素的作用有關
13.當有人不小心被狗咬傷后,醫(yī)生會給傷者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體內的病原體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質和采取的措施分別是( )
A.抗原、控制傳染源 B.抗原、保護易感者
C.抗體、控制傳染源 D.抗體、保護易感者
14.生活在同一草原上的羊和兔,吃同樣的草,但是其肉的味道卻有很大的不同,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依次是 ( )
A.無機鹽和蛋白質不同 B.糖類和DNA不同
C.蛋白質和DNA不同 D.肌肉細胞和味素不同
15.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顯微鏡視野很暗時,應當調大光圈
B.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應在載玻片上放標本后再滴加一滴清水,以防止產生氣泡
C.膝跳反射實驗是探究反射弧結構的方法之一
D.利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驗證人的呼吸作用能否產生二氧化碳
16.若在購買罐裝食品時,發(fā)現食品腐敗變質,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密封不嚴,有些細菌進入 B.有些細菌芽孢未被徹底殺死
C.有些真菌未被徹底殺死 D.有些病毒未被徹底殺死
17.以下是作物培育過程中所采取的繁殖方式,其中屬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利用枝芽繁殖的青州蜜桃 B.利用實生苗繁殖培育的諸城板栗
C.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繁殖的黃樓月季 D.利用塊莖培育的安丘馬鈴薯
18.為了探究食品腐敗的原因和細菌生存的條件, 某生物小組取經過消毒的甲、 乙、 丙三個相同錐形瓶, 按下表要求進行了實驗設計。
瓶號甲乙丙
加入物質50毫升滅菌牛 奶50毫升滅菌牛奶50毫升滅菌牛奶
瓶口處理不作處理不作處理用消毒棉球塞住
溫度25OC5 OC25 OC
請據表分析, 本實驗設計中包含了多少組對照實驗? 變量是什么? ( )
A. 兩組, 溫度、 空氣 B. 兩組, 溫度、 消毒棉球
C. 兩組, 溫度、 細菌 D. 三組, 溫度、 空氣、 細菌
19.在下列農業(yè)生產措施中, 主要為促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
A. 給農作物松土 B. 糧食曬干后貯存
C. 夜間降低大棚室溫 D. 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
20.枯葉蝶的腹面顏色鮮艷,在飛行時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地后,其顏色和形狀卻儼象一片枯葉。這種現象的形成是由于枯葉蝶的祖先( )
A.變異后人工選擇的結果 B.自然選擇后變異的結果
C.變異后自然選擇的結果 D.人工選擇后變異的結果
21.下表是某人的血漿、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較(單位:g/100ml)。其中的丙是( )
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尿素
甲960.000.001.101.80
乙908.000.100.720.03
丙980.030.100.720.03
A.血漿 B.原尿 C.尿液 D.血漿和尿液
22.下列有關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的激素含量豐富,對各項生命活動都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B.醫(yī)院主要通過尿液直接檢測人體內胰島素的含量
C.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能促進少年兒童的生長
D.幼年時期,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則會患呆小癥
23.正常男性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是( )
A.23對+X B.22對+XY C.23對+Y D.22對+XX
24.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生長激素的生 物技術是( )
A.克隆技術 B.組織培養(yǎng)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細胞核移植法
25.下列各項說法中, 錯誤的是 ( )
A. 袁隆平的“秈稻9311” 是通過雜交育種培育而成的
B. 中國科學家已運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轉基因番茄
C. 英國科學家培育的“多莉羊”是克隆動物
D. 美國科學家運用誘變育種技術培育出“超級鼠”

2014-2013年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八年級生物試題
等級

題號262728293031總分
得分

第Ⅱ卷 非選擇題(50分)
說明:用藍、黑色鋼筆或者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26.(10分)豆制品因含豐富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等 有益成分,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的示意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 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析, A、D、E都屬于 。
(2) A→B表示種子的萌發(fā)過程, 其中最先突 破[⑤] 的結構是[ ] 。
(3) 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運輸到根、莖 、葉的結構是 , 該植株的主根不斷伸長,主要是依靠根尖 區(qū)細胞不斷進行有絲分裂、分化的結果。
(4) E是由D中的 發(fā)育而來, 在其發(fā)育成E之前必須經過重要的生理過程是 。
(5) 種植大豆的田地中往往不需多施加氮肥,原因是
(6) 種子萌發(fā)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有人提出在一定溫度下“用低濃度鹽水浸泡種子, 會加快種子的萌發(fā)”, 請你幫助完成以下探究實驗:
實驗步驟:
①將100粒大豆種子平均分為甲、 乙兩組, 甲組浸泡在2%的食鹽水中, 乙組浸泡在
中, 在相同條件下浸泡一段時間。
②將浸泡后的兩組種子分別放入甲、乙培養(yǎng)皿中, 放置在溫度適宜的地方并注意保濕。
③隨時觀察并記錄甲、乙兩組培養(yǎng)皿中已萌發(fā)的種子數, 并比較兩組種子萌發(fā)的時間。
預測實驗結果:
在甲、 乙兩組種子萌發(fā)數目相同的情況下, 若所用時間 (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 則說明2%的食鹽水可以加快大豆種子的萌發(fā)。
27.(9分)人體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起著運輸營養(yǎng)和廢物的作用。下圖為人 體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A—D代表心臟的四腔,A為右心房,①~⑥表示血管(或血管網)請回答:
(1)血細胞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2)在①~⑥中, 屬于動脈血管。
(3)用箭頭、字母和序號表示出體循環(huán)途徑 ;血液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動。其原因是 。
(4)①代表 部的毛細血管網,請寫出一項毛細血管適于物質交換的特點 。
(5)若④代表小腸內毛細血管網,用餐一段時間后,血液流經此處時發(fā)生的成分變化是:
減少, 和 增多。
28.(8分)人體能夠依靠自身的調節(jié)能力對外界刺激進行靈敏地感知。請回答下列有關人體調節(jié)方面的問題:
(1)人體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 。
(2)一鐵釘刺入某人的腳底,此人在未感覺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腳縮腿反應,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內;隨后此人感覺到疼痛難忍,這說明 。
(3)一位盲人“”盲文小說后感動得淚流滿面,他完成“”和“理解”這兩項反射活動的大腦皮層神經中樞分別是 、 。
(4)脊髓灰質炎是一種能夠導致人體癱瘓的傳染病,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該病屬
于 傳染病。讓健康嬰幼兒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從免疫學的角度看,這種糖丸屬于 。
29.(8分)沂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下圖為森林公園內部分生物的關系示意圖。請回答:
(1)森林公園中,兔的體色一般為灰色,有利于躲避敵害,這種現象說明生物能 。
(2)圖中的消費者有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兔與鼠之間的生態(tài)學關系為 ;如果因為某種因素導致狐的數量劇減,則短時間內兔與鼠的數量變化是 。
(3)圖中共有 條食物鏈;如果有人在附近開辦工廠,導致森林公園發(fā)生重金屬污染,則圖中 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最高。
(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成分通過 聯系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與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自動調節(jié)能力較 (強/弱)。
30.(3分)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某小組的同學分別提出兩種實驗方案,這兩種方案的共同點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過幾天后,觀察結果。
方案一:將甲組滅菌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下,乙組放在自然環(huán)境下(暴露在空氣中)。
方案二:將甲、乙兩組都進行滅菌處理,甲組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下,乙組接種細菌(將細菌移植到落葉上)后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其中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方案 ,因為 ;在此方案中 組為對照組。
31.(12分)下圖為小華同學對自己家族中有無酒窩性狀的調查示意圖。請你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 回答下列問題:
(1) 人的有酒窩與無酒窩, 在遺傳學中稱為 。
(2) 依據調查示意圖中的哪對夫妻組合, 能夠迅速判斷出顯隱性性狀? 。
(3) 若用B、b表示控制這對性狀的顯、隱性基因, 則小華的基因組成為 。
(4) 如果小華的父母再生育一個孩子, 預計這個孩子為無酒窩的機率是 。請在下面用遺傳圖解的方式寫出該計算過程:

2014-2013年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檢測
八年級生物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5 BDDBA 6—10 BCCDC 11—15 BCDCB 16—20 DBCAC 21—25 BCBCD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6.(每空1分,共10分)
(1)器官 (2)[③] 胚根 (3)導管 分生 (4)子房 傳粉和受精(缺一不得分)
(5)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質 (6)清水 甲<乙
27.(每空1分,共9分)
(1)白細胞 (2)③⑥(答不全不得分) (3)D→③→④→⑤→A 有瓣膜(有房室瓣、動脈瓣、靜脈瓣) (4)肺 數量多/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5)氧(氧氣) 二氧化碳,
營養(yǎng)物質
28.(每空1分,共8分)
(1)反射 (2)脊髓 脊髓具有傳導功能(3)軀體感覺中樞 語言中樞
(4)消化道 保護易感人群 抗原
29. (每空1分,共8分)
(1)適應環(huán)境 (2)鼠、兔、狐(答不全不得分) 競爭 增多(先增多后減少也對)
(3)2 狐 (4)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強
30.(每空1分,共3分)
方案二 方案二只有一個變量(符合單一變量原則) 甲
31.(每空2分,遺傳圖解4分,共12分)
(1)相對性狀 (2)外公和外婆 (3)bb (4)50% 遺傳圖解如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7346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秋初一生物上冊期末綜合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