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余生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所在單元(第五單元)
二、授課學時
二課時
三、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愛勞動的作風。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重點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正確。辨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養(yǎng)一種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四、教學手段與方法
自主、探究、協(xié)作
五、教學準備
熟讀教材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它,那么,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這就是<<魯濱孫漂流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魯濱孫落難荒島是怎樣活下去的。
2、檢查預習情況
生字詞過關,整體感知。
3、學生快速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魯濱孫在荒島的思考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每個階段的側重點是什么?
(3)這幾個階段的前后聯(lián)系是什么?
(4)簡要概括文中蘊含的道理。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參與。
4、教師小結
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從而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魯濱孫在逆境中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5、研讀探究
教師導學:魯濱孫是怎樣的一個人?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體會他的心理變化過程。
6、思考題:
(1)身陷絕境的魯濱孫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樣看待魯濱孫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學生朗讀第1~3段,體會魯濱孫的心理變化。
學生朗讀4~9段,考慮魯濱孫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學生朗讀10~12段,魯濱孫怎樣進一步調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態(tài)?
7、學生討論,教師參與
8、教師小結
人沒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魯濱孫說服自己要頑強地活下去,這需要很的的勇氣,他是一個非常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人。
生活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要正確辨證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養(yǎng)一種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體驗反思 :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學習或生活中曾經遇到或正面臨的一兩件不幸或挫折,試仿造課文中“借方”和“貸方”的格式,把好處和壞處排列出來。
9、布置作業(y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64467.html

相關閱讀:孫權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