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檢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二學期淮安市八年級期末質量調查
歡迎參加考試,相信你能成功!請先閱讀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本試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為50分鐘。
2.做卷前,務必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用0.5mm黑色簽字筆將答案寫在試題卷上。寫在試題卷外無效。
題號一131415總分
得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 (本大題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右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慶典上的鏡頭,與它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三大戰(zhàn)役 B.新中國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2.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鶴綠江,赴朝作戰(zhàn)。下面四組人物,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王進喜、黃繼光 B.黃繼光、董存瑞
C.黃繼光、邱少云 D.邱少云、董存瑞
3.右圖的新聞報導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
A.1950年一1952年的土地改革時期
B.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
C.1966年一1976年的“文革”時期
D.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為促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實行
A.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   B. 民族團結政策 ( )
C.民族平等政策    D.民族聚居政策
5.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場
A.思想解放運動 B.經(jīng)濟改革運動
C.政治改革運動 D.反帝愛國運動
6. “當年曾分田翻身當家作主人,今歲又分田勤勞致富奔小康”。對聯(lián)中的兩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農(nóng)業(yè)合作社       B.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
C.農(nóng)業(yè)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土地改革和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
7.改革開放后,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這個格局表述正確的是( )
A.經(jīng)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經(jīng)濟三角洲---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
B.經(jīng)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內地
C.沿海開放城市---經(jīng)濟特區(qū)---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內地
D.經(jīng)濟三角洲---經(jīng)濟特區(qū)---沿海經(jīng)濟開放區(qū)---內地
8.大陸熊貓“團團”“圓圓”已在臺灣適應了臺灣生活,成為臺灣民眾的“開心果”。實現(xiàn)兩岸人民真正“團圓”的政治基礎是
A.建立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 B.堅持“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
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全面實現(xiàn)“通郵、通航、通商”
9.在20世紀50年代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人的態(tài)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這是因為周恩來提出了
A.獨立自主原則B.和平共處原則C.團結反帝方針D.求同存異方針
10.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風云衛(wèi)星拍攝到的地震區(qū)圖片為黨中央、國務院制定抗震救災決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這主要得益于我國
A.克隆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fā)展 B.生物工程技術和航天技術
C.航天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D.原子能技術和自動化技術
11.2010年6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大會上強調指出:要大力發(fā)展空間和海洋科學技術。我國在大力發(fā)展空間技術方面,成功發(fā)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是
A.東方紅一號 B.神州一號 C.神州五號 D.神州六號
12.在黨和政府實施的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中,作為科教興國奠基工程的是
A.素質教育 B.九年義務教育 C.職業(yè)教育 D.高等教育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3題8分, 第14題10分, 第15題8分,共26分。
13.閱讀下列:
一 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集體的領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并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是中國社會在20世紀實現(xiàn)的第二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
材料二 20世紀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進行了一場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煥發(fā)出蓬勃的創(chuàng)造力,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
                   ???電視片《復興之路》解說詞
請同答:
(l)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標志分別是什么?(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會變革”是以我黨哪次重大會議為開端?這次會議作出了怎樣的重大決策?(4分)
(3)材料二中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一個時代最為傳奇的一頁”的領導人是誰?(1分)
14.我國奉行社會主義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倡導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維護世界和平,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越來越重大的積極作用。
回答:
(1)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4分)
(2)簡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對外關系取得的顯著成就(4分)
(3)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活動的具體事例(2分)
15.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祖國統(tǒng)一是中華兒女不變的追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 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
材料二
臺灣旅客乘坐深航班機開心回家 臺灣歌手范曉萱成都演唱會 胡錦濤會見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
材料三 1998年,全國已先后成立內蒙古、新疆、廣西、寧夏、西藏5個民族自治區(qū)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
??川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1)材料一體現(xiàn)了哪一構想的成功運用?(1分)
(2)材料二中你能獲取什么信息?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對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解決民族問題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歷史意義。(3分)
(4)綜觀上述材料和問題,請談談你的認識。(2分)
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 (本大題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BCBAADBCDCCB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3題8分, 第14題10分, 第15題8分,共26分。
13.
(1)新中國的成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分);三大改造的完成(2分)。
(2)十屆三中全會(1分);改革開放(或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2分)。
(3)鄧小平(1分)。
14.
(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1分)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分)
1972年,中日建交(1分)
1979年,中美建交(1分)
(所舉其他事例,只要真實、符合題意要求,均可得1分,但本問最后得分為4分。)
(3)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jīng)合組織”,積極參與其活動;
2001年,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在上海舉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2001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或(中俄等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本問共計2分,回答出二個要點既可得2分。所舉其他事例,只要真實、符合題意要求,均可得1分)
15.
(1)“一國兩制”。(1分)
(2)信息:兩岸交流的加強。(1分)
基本方針:“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1分)
(3)民族區(qū)域自治;(1分)保障了少數(shù)民族當家作主的政治權利;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任2點2分)
(4)認識: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有得利于民族融合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統(tǒng)一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諧因素仍然存在,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任重道遠。(采意給分,任2點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66741.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